关于开展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市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4日
政策文号:甬政办发〔2009〕231号
有效性:失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93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开展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一)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加强领导,增加投入,落实责任,依靠科技,通过试点示范,探索技术,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实现农田质量有效提升,有效监控,长效管护,为全面加强标准农田质量建设,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基础。(二)目标任务。在鄞州区、余姚市、宁海县、奉化市、象山县各选择1万亩平原二等标准农田作为质量提升工作试点。以地力培育为重点,配套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立农田检测与监测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建设与管护机制。2年内完成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并通过连续4年的地力培育,把试点标准农田建成旱涝保收、具有吨粮生产能力的一等标准农田。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项目化管理原则。标准农田质量提升以项目为单位,所有试点工作全面实行项目化管理,组织项目编制、申报、立项、实施以及项目中期检查和竣工后实地评价验收。(二)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原则。试点工作要充分尊重农民及农业生产主体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由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试点工作。(三)坚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原则。试点工作要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总体规划相衔接,科学选址;在具体工作中要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结合,协调推进。(四)坚持因地制宜、严格标准原则。要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和标准农田类型,有针对性地确定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标准农田质量必须以吨粮生产能力作为衡量标准。三、主要建设内容(一)培育农田地力。围绕创造肥沃、健康、安全的农田土壤环境,结合试点标准农田地力状况,集成组合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的先进适用技术,突出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农田耕作层改良、土壤养分平衡等关键措施。(二)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根据试点标准农田实际状况,按照“因缺补缺”原则和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全面达到吨粮的标准要求,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续建和配套工程建设,达到河、沟、渠、田、林、路等相配套。(三)建设农田质量检测与监测体系。在全市农业区域内,建立一批农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开展标准农田地力监测;在全市建立若干区域性农田质量测试分析实验室;组织开展标准农田地力等级上图入库工作,建立标准农田数量、地力等级、质量变化等动态管理的信息系统。四、工作措施(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县(市)区均应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有农业、国土资源、水利、财政、林业等部门领导参加的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部门协调,建立目标责任考核,确保政策措施落实;议事协调机构下设专家组,负责项目评审、审核以及具体技术指导。由乡镇政府作为具体实施责任主体和管护主体。市里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作列入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年度目标和任期责任考核。(二)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农业部门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试点实施工作,提出技术路线和工作措施,并加强服务指导;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向农业部门提供标准农田“上图入库”资料,并确保试点农田在较长时期内不被征占用;水利部门负责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部门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对试点标准农田予以优先立项扶持;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相关资金。(三)合理选择试点。试点要选择在县(市)区、乡镇政府、村集体和农民有积极性,农田基础设施基本配套,连片面积500亩以上,并至少在近10年不会被征占用的标准农田;要求80%以上的项目区块安排在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经营的标准农田作为试点。(四)加强技术指导和管理。各地要立足当地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土壤和标准农田类型等实际,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提升措施,积极探索多样化、标准化地力提升技术模式,进而制定本区域标准农田质量提升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要采取检查、专项审计等措施,加强对试点示范项目实施监督和管理,确保实施进度与建设质量。同时要完善标准农田质量检测与监测体系,加强土壤肥料工作队伍建设。(五)创新工作机制,集中资金投入。试点工作要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农业主导产业、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主体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整合相关资源,创新工作机制,集中资金投入,增强试点工作的有效性。各地要加大对试点工作的财政投入,积极引导多主体参与建设。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给予适当补助,其中农田基础设施按照“性质、渠道、内容”不变的原则,由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部门审核立项,与“农田地力培育”项目配套跟进,同步实施,整体推进。附件:一等农田质量标准(试行)二○○九年九月二十四日文件下载
浙江宁波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宁波市海曙区和余姚市等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
2024-11-22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宁波市北仑区下三山泵站等10处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方案的批复
2024-03-01
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关于印发《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第八轮安全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03-14
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调整浙江顺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在宁波市交通建设市场信用等级的通报
2021-10-26
关于宁波北仑博臣物流有限公司LNG槽罐车泄压过程中燃爆事故有关情况的通报
2021-08-31
关于公布慈溪市龙山新城中学(凤湖中学迁建)工程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通知
2018-04-02
关于公布宁波市海曙区2号线藕池站地块项目4号楼~18号楼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通知
2018-03-02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宁波市镇海区及其招宝山街道等5个街道(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2018-03-01
浙江宁波产业园区
浙江宁波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浙江宁波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